合作交流
学术交流
为中国点赞丨全链条“携手”共同守护人民粮食
作者:365bet网页版日期:2025/10/19 浏览:
水稻机械化收割示范在吉林举行。 (新华社摄)
□ 董宏达
金秋时节,稻谷飘香,世界粮食第45天,我们独处。凝望手中的一碗米饭,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晶莹剔透的粮食颗粒,更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: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永恒的课题,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。”在“十五五”新征程的重要节点,保障中国大米不仅关系到14亿人民的民生,也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和国家治国大业。
整个链条共同努力保护食品和人民安全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我国粮食产量稳定在1.3万亿斤以上,将迈上1.4万亿斤新水平2024年首次。但受多种因素影响,我国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。这种平衡非常脆弱,任何一个环节的任何失误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。粮食安全是从农场到餐桌整个链条的协作。全链条思维要求我们打破部门壁垒,建立从生产、储存、运输、加工到消费的无缝衔接机制。当各个环节“齐心协力”、形成合力时,大国的粮基就能坚如磐石,粮食丰足、人民安全的美好愿景就能实现。
科技赋能正在加速向智慧农业转型。在地球自然资源日趋匮乏的今天,依靠科技吃饭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。骗局全国农作物种植和收获综合机械化率不断提高,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化,更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一场深刻革命。从依赖人力和畜力到人口机械化,从依赖天空到智能灌溉,科技正在重塑农业面貌。通过卫星遥感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,农民可以准确了解每一块土地的肥水需求,实现精准施肥和灌溉;智能烘干设备可根据粮食水分含量自动调节温度,减少损失;冷链物流技术使粮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。这些看似微小的技术进步结合起来,为粮食安全提供了重大保障。科技金钥匙所有创新都为粮食安全开辟了新的未来。
节约粮食减少损失,深耕“看不见的粮田”。世界粮食日所在的一周也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宣传周。今年的主题是“节约粮食,人人有责”。我国每年在仓储、运输、加工等环节损失粮食约700亿公斤。这个数字令人惊讶。近年来,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,我国粮食流通领域减损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。粮食加工损失率降低到0.8%,粮食运输损失率降低到0.8‰……所谓“减损就是增粮”,相当于在不增加一公顷耕地的情况下实现了粮食产量的有效增长。这是一种无形的增产方式,也是一种保产的方式。食人魔。技术层面,推广低温储粮、可控环境储粮等绿色节约技术,研发节约粮食、减少粮食损失的新装备。制度层面,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,建立覆盖全链条的调查评估机制。新版《餐饮业促进经营管理办法》规定,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以任何方式诱导、误导消费者过量点餐,这是制度变迁的具体体现。节约粮食、减少损失,需要培养全民节约意识。要改掉消费“面子”的坏习惯,把“操作光盘”养成日常习惯,用小环节凝聚节约粮食、减少损失的强大力量。
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提醒我们“携起手来,弘扬多元美食”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刻,保护泱泱大国的粮食,不仅是对当前人民生活的责任,更是对子孙后代的承诺。让我们从自己做起,从每一份粮食做起,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粮食安全,让中国的饭碗永远安稳安全。 上一篇:印度发生巴士火灾,造成 20 人死亡。莫迪总理发
下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文章
- 2025-10-19肉桂的清香滋润着孩子们的心。光谷十一
- 2025-10-18荆门市中心医院与荆楚工学院开展合作医
- 2025-10-17田园新歌| “农文旅教”融合激活乡村“
- 2025-10-16有人在南特勒老龙口瀑布拍照时不慎掉入
- 2025-10-15钱塘养水,“树”成水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