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研究
科研动态
关于“无密支付”,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言
作者:bet356体育官方网站日期:2025/11/13 浏览:
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记者今日(12日)获悉,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,“无密码”业务通过简化支付流程,大大缩短了交易时间,改善了用户的支付体验。在提高便利性的同时,一些支付服务实体在业务安全管理方面仍有提升空间,部分用户安全意识也较差。
为进一步规范“无密支付”业务发展,切实保障用户权益,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服务实体和用户发出倡议:
支付服务主体应进一步加强“无密支付”业务安全治理。
一是规范权限管理,保证用户的真实偏好。在用户激活过程中,用户的身份对信息进行严格审核,通过已知页面完成用户激活意愿的确认和“保密支付”协议的签署,杜绝激活行为,充分保障用户对“保密支付”业务的选择权和知情权。综合评估老年人的风险偏好和业务承受能力,突出显示关键业务条款,精心开通老年人“免密支付”功能。
二是加强交易者风险管理,提供限额管理功能。根据商户经营情况、业务场景、风险信息等合理确定“免密支付”开通范围,杜绝高风险商户开通“密支付”服务。结合业务特点等情况,有针对性地对“无密码”商户设置交易限额。
蒂rd就是加强交易环节的监控,避免资金流失的风险。通过风险模型构建、大数据分析等技术,不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。当出现用户交易模式与日常消费习惯不符等异常情况时,及时拦截或进行二次验证,避免用户资金损失的风险。
四是强化用户权益保护。提供高效的投诉处理流程,有效保障用户权益。如果用户不再继续使用“免费免付费”功能,我们将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通道。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,主动“实时或定期推送密码相关交易信息”,在已知位置提供相关信息一键查询功能,提供一键查询功能。k功能 功能为“免密码支付”。
五是做好业务监控和标准化工作,重点关注投诉损失、服务纠纷等问题,及时妥善处理。
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还提醒用户增强安全意识:
加强移动设备和账户的安全保护,通过启用二因素认证或定期更改密码等方式提高安全保护水平;
提高风险识别能力,警惕营销陷阱,避免将支付信息保留在公用事业中;
定期检查未支付的付款合同状况,关注交易提醒,发现异常立即冻结或关闭账户。
▌本文来源: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(ID:CCTVNewsCenter)
制片人/李哲 主编/米莎
总台央视记者/王磊
编辑/林翔宇
上一篇:“四万九千元,请收好”——樊城警方追回全省
下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文章
- 2025-11-13“银杏伞”大受欢迎!网友:我不推荐促
- 2025-11-12郧阳区杨西铺镇初级中学:加强管理,共
- 2025-11-11记者该去哪儿|“新朋友”进博会故事:
- 2025-11-10全国运动会|第十五届全运会组委会:粤港
- 2025-11-09新华网第三评:之二:未经许可为贸易商
